教学管理

怎样把握课堂教学生成的分寸

    生成教学,在新课改理念下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并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普及性的教学策略。好的生成课,往往将课堂上的意义情境化为教和学的资源,师生在自然谐和中完成教学目标。但眼下也有不少语文课,为生成而生成,花哨而没有实质意义,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有时是信口开河,教师的组织教学也跟着信马由缰,时间花费了,教学效果(目标)难以实现。

古人云:过犹不及。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分寸。笔者以为,掌握好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的分寸,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是“适当”的原则。所谓适当,指的是对生成内容价值的判断,即值不值得去生成。我们先看下面一个案例:

[案例一] 一位教师在上《塞翁失马》一课时,有学生问:“老师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于是,这位教师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节语文课,师生就在这种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讨论中过去了。课后这位教师说:“我不愿意扼杀学生提问的兴趣,我的斥责、冷漠也许会让学生失去学语文的快乐。” (取材于《中外教育经典案例评析》山东人民出版社)

《塞翁失马》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至于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于寓意理解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对于没有价值的“生成”,还花了将近一堂课的宝贵时间,是很不适当的。如果怕“扼杀学生提问的兴趣”,怕“学生失去学语文的快乐”,当然不应该“斥责”、“冷漠”,而是委婉地把学生引回正题。比方说:“这个问题提得有趣,但我想,不管是公马还是母马,能引回一匹马,塞翁就应该高兴呀?可是他对此有怎样的反应啊?”

价值判断的核心是教学的目标,切合教学目标的生成才是有价值的生成。目标有长期(如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培养)、中期(学年、学期目标)和近期之分。凡符合教学目标的课堂情境,如学生的提问,可以考虑生成的问题。至于生成多少,那就必须遵循第二个原则。

第二是“适度”的原则。所谓适度是指对生成容量的控制,也即生成内容的多少问题。过度的生成会喧宾夺主,影响正常教学目标的实现;生成不足又往往难以达到生成的效果。

[案例二] 一节公开课上,老师在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老师问:“同学们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老师的本意是想分析孙悟空的形象。不料,一个学生出人意料地说:“我喜欢白骨精。因为她吃唐僧肉还想到母亲,说明她重亲情;她几经挫折才抓到唐僧,说明她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对这位同学的发言,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则案例中,教师肯定那位同学有自己的见解是可取的,但正如课后专家们对这一细节的评价,教师的引导应该更进一步。白骨精貌似“重亲情”,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但她的亲情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生命(吃唐僧肉)的基础上的;她的“锲而不舍”不是追求积极的理想,而是作恶多端,这是不思悔改的表现。正是白骨精如此狡猾,善于伪装,更反衬出孙悟空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精神品格。作为教师不能只想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在思想感情上引导他们。如果在那位同学发言之后,组织学生适当讨论一下,效果也许说会更好。本案例所反映的不足就是生成没有到位。相比而言,案例一就是明显的生成过度了。

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今年四月在合肥上了一节公开课。当学生在概括《狼》一文的大意时说“一个屠夫~~ 余映潮先生笑着加重语气说:“一个屠户~~”下面的学生都笑了,显然他们明白了“屠夫”与“屠户”词义色彩的不同。余先生看效果已达到,就没有过多纠缠这一细节,点到为止,继续上课。这就是生成的适度把握。

生成的第三个原则是“适时”。适时意味着时机要把握好,提前的生成有生拉硬拽的嫌疑,滞后的生成往往又不再引起学生的兴趣。对这一分寸的把握要看教师对课堂情境识别的敏性。

[案例三] 笔者在上《孔雀东南飞》时,导语中提到了“梁祝”、“牛郎织女”,本想主题一笔带过,接着分析人物。没想到在课文最后两段读完后,教室里出现一片叹息声,有的学生小声地嘀咕“划不来!”“不值得!”我意识到再按部就班往下讲,效果不好。于是灵机一动问学生:“同学们都觉得焦、刘二人双双殉情不值得,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位,你会怎样做呢?”接下来的讨论出乎我意料的激烈,最后归结为三种意见:一、斗争,拿起法律武器跟母亲、兄长斗争;二、私奔,逃离家长专制的魔爪;三、顺从,或再嫁或再娶,日子也能过。

接着要求学生讨论几种方案的可行性。结论是:第三种方案最没有意义,如果那样就不再有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第二种方案虽有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故事的支撑,但逃离的只是一时一地,焦、刘逃脱不了那个社会、那种制度;至于第一种方案,可惜没有《婚姻法》或妇联组织等作为后盾,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那个社会的法律。这样一讨论,学生自己意识到,是封建家长专制的黑暗制度扼杀了焦刘的爱情,焦、刘以死抗争恰恰是为了捍卫爱情而作的最坚决的斗争,其所反映的正是他们彻底的反抗精神。作品的主题总结和形象分析水到渠成。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发是,过早地抛出讨论题,学生没有情感铺垫,没有发言的冲动;如果无视学生的叹息而教条照搬教科书上现成的分析,又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当然,教学效果也不会好。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掌握火候,寻找契机,因势利导,恰如其分地生成,只有这样,生成的内容才能与教学目标浑然一体,目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实现。把握好了生成的分寸,教学就不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

 

校园公告
地址:芜湖市六郎镇芜屯路88号 热线电话:0553-2599198  0553-2599169
联系人:13965163169(袁老师)  皖ICP备2022015539号-1          
皖公网安备 340221020004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