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

教师的幸福

 一、职业意识的转变

我们传统上把教育(此处仅指教师教方面的活动,本文中的“教育”有时指师生双方的活动,请读者根据上下文做相应的理解)当作一种崇高的职业,是因为教师像蜡烛,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对教师职业的形象概括。杨启亮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说,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他认为,前两个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后两者是“自律”取向,并建议教师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高尚、崇高只是一种来自外在的评价,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只有与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活动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各行各业都具有奉献的性质,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活动的奉献性。但能够把工作当成幸福的人并不从奉献中感到有什么损失,实际上,他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奉献,他只从工作中感到生命的充实和生活的乐趣。夸美纽斯把教师看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荣最高尚的职业,反映了他对教师职业强烈的情感上的偏爱。“高尚”是一种评价,把教育说成是“最高尚”的职业,也就意味着其他职业不是“最高尚”的;而“幸福”是一种体验,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工作体验为“最幸福”的,教师职业的“最幸福”并不排斥其他职业的“最幸福”。

把教师作为一种幸福的职业有客观依据。教育活动包含了人的一切的主客体关系,当中既有物的客体,也有人的客体,还有教师自我的客体。在人的客体上,教育是一种直接与人的全面本性打交道的职业:既要关心人的生理方面,也要关心人的心理方面;既要作用于人的个体性方面,也要作用于人的社会性方面。其他的职业,要么主要是直接与物的客体打交道,要么主要与人的某一(些)方面的本性打交道。在职业活动的客体内容上,教育无疑具有其特有的优越性。教育的丰富客体内容使它得以能够在职业活动中体验到最丰富的情感内容,因而它也最有理由成为一种幸福的职业。

二、主客体统一的教育过程

但是,教育职业并不必然是幸福的,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把与他相关的主客体内在地统一起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教师——教材,教师——学生,教师的角色自我——个性自我。如果说幸福是主客体相统一时的体验,那么,教师的幸福就表现在他与教材,与学生,与自己的融合之中。

(一)教师——教材

我们把教育分析成教师、教材、学生三个基本要素,这是很对的,但不能将三者分割。幸福的教育要求教师在理论上不仅要看到这三要素的分别性,更要重视它们的内在统一性,分别性是表面现象,而内在统一性才是实质。

教材是指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应用而编选的材料。其主要形式有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教材不只指与知识教学相联系的“书本”,它还是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一切形式的中介。教材是对社会历史经验的价值化形式,当中反映了选编者对原初智慧经验的选择和抽象。但是这个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有选择就有丢失,有对经验的抽象就有对心理的疏远。教师的作用是把“干瘪的”教材丰满起来,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统一的教材个别化起来。教师是一个活生生的主体,他总是要根据自己的素质特点及学生的情况对教材加进主观的改造,这个改造即教师通过理解,把教材内化成自己素质的过程。教材只是一种文本,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这表现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不仅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上,还表现在对理解了的教材的个别化表达上。而经过教师创造后的教材才是真正的作为教育要素的教材。教育不是静态的东西,它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实践。没有进入教育活动过程的静态教材并不是教育的要素,而一旦进入了教育过程,作为一个教育要素,教材实际上就成了教师素质的延伸,这样,教材并不如我们目前理解的是外在于教师教育活动的“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教师与教材的统一也不仅仅表现为“教师讲授教材”。教材就是教师的内在素质,两者内在地统一于教育活动当中,教材变成了教师之“我的”素质,教育之乐不再是外求,而只是内省。教师只是在用自己的人格素质育人,他不是用外在的知识、规范去训人。不同的教师内化同一种教育内容就会形成不同的教材。所以,教同一年级的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师就向学生展示不同风格的“教材”,培养出不同风格的学生。那种持外在统一观的人认为教材是教材、教师是教师,教材只是教师的通用工具,他们反对教师对教材作主观改造,宁肯让教师受教材的束缚。受缚于教材的教师于是成了教书匠、传话筒、录音机,教育活动就不再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关,教师只是在教外在客观的教科书,而不是在展示自己的内在素质。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师的备课只是一种认识过程,而我们认为备课更是一种实践,既有客体主体化,也有主体客体化。教师和教材在备课中实现双向对象化。教育是一种创造,创造性的教育要求教师以充满想象的方式表达富有意义的观念,学生也是通过想象联结教师所教的内容,这样教师便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随时调整教育进程。教育活动也是师生双方不断对象化的过程。教书匠抱着不变的教材、追求精确的预定结果,而教育艺术家则特别注重教育过程中创生出了新结果。如果用一个特征来表达这种创造性教育的话,则可以说,受惠于这种好教育的儿童能够将教师抛在自己的后面。(注:Barrie Barrel, "Classroom Artistry", "TheEducational Forum", Vol. 55, No. 4, Summer 1991。 )传统的教育使师生滞留在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之内,而创造性教育则赋予师生无限自由的空间。当教师不是机械地重复教育内容,而是将自己的“力”加进了教材时,教育活动对他便不再是被动的、外在的,而正是教师本性力量的流露。宣讲自己的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意时,人是最生动、最幸福的。

校园公告
地址:芜湖市六郎镇芜屯路88号 热线电话:0553-2599198  0553-2599169
联系人:13965163169(袁老师)  皖ICP备2022015539号-1          
皖公网安备 34022102000473号